凯发·k8国际(中国)首页登录AED在马来西亚挽救两名患者的故事
坐落于印度洋旁的马来西亚槟城,多元文化和体育蓬勃发展,但一种潜藏的风险却无处不在……据统计,马来西亚仅有 8% 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能前往医院接受治疗,而存活出院率仅为 0.5%[1]。如果院外急救生存链*某环节中断或受影响,患者的存活率就会受到影响。
幸运的是,在槟城社会各方的努力下,快速心肺复苏(CPR)技能和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持续得到普及,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内,先后挽救了两位居民的宝贵生命,他们得以拨云见日,重获“心”生。
羽毛球馆
六十岁的陈先生保持着每周打两次羽毛球的锻炼习惯。某日,他和往常一样前往球馆运动,打完球靠近椅子准备休息时,彷佛“断片"般晕倒……
24 年 7 月,中国青年羽毛球运动员张志杰在赛场中因心脏骤停的意外离世,再次唤起了社会各界对院外急救的关注。近日,世界羽联理事会对羽毛球赛事规则进行了新调整,明确指出在怀疑出现心脏骤停或疑似脑震荡等情况下,赛事医生可以直接进入球场。
心脏骤停带给人们的恐惧主要因它毫无预兆地到来,可能随时随地发生在任何人的身上。在院外急救生存链中,正是因为救援的及时性、早期心肺复苏和快速除颤(AED)的应用才挽救了陈先生的生命。
卡尔瓦清真寺
马来西亚伊斯兰教信徒赛先生,在周五特别礼拜日期间突然倒下,其他信众随后立即对他开展心肺复苏术……
赛先生在送院后被诊断为心梗,目前已完成手术并逐渐康复。他在“周五礼拜”时被救回的故事,除了让信徒们认为他受到了“神性”的保佑外,成功的关键在于旁观者立即进行了心肺复苏(CPR)和迅速使用 AED 进行除颤,让他得以重获“心”生。
自 2015 年“槟城心脏安全计划(Penang Heart Safe Program)”启动以来,非政府组织、政府和社区个人团结一致,推动这一“心”变革。
在各方的努力下,槟城在马来西亚各城市中公共急救科普程度已达到相对领先水平。更多槟城居民知道了什么是心脏骤停。截至目前,该计划已在槟城发起了超过 300 次 AED 公共场所安装项目。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学习 CPR,更多场所拥有自己的 AED 配置。凯发·k8国际(中国)首页登录将持续支持该计划,推动急救和 AED 科普,守护该地和全球更多地区的心脏安全。